L'amour est très surestimé
即<<愛情沒那麼美好>>
書中收錄了十一個短篇

作者Brigitte Giraud布希姬
紀侯以犀利、冷澈的筆觸
道出了愛情最終的面貌

首讀這本書時,
我幾幾乎是
驚訝沉醉於紀侯的文字
看似輕描淡寫,實則蘊含著相當程度的悲痛
相較於時下喜好的網路文學、愛情小說潮流
<<愛情沒那麼美好>>潑了那些愛情故事一大盆冷水
狠狠一整座水庫的那種

是不是大家都以為
一生中一定要來瓊瑤一下
才算是愛過呢?

看著日韓劇、偶像劇的情節
愛情被剪輯成最深刻的片段
往往讓人誤以為
那就是愛情的全貌了
童話故事到了「幸福快樂的日子」
下一頁就再也沒有了,因為會一直幸福下去

固然,愛情很美好
從前的我也是如此相信著
記得從片山恭一的<<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>>開始
到後來市川拓司之類的純愛小說
我當初是多麼著迷於那種純粹啊!
但終究是想通了
愛情是美好的,但,愛情沒那麼美好

「如紀侯所言,愛情本身就是不美好,
具有缺憾本質,走向圓滿的愛情其實就是注定愛情會消失。
人竟不是因為圓滿而幸福,卻是因為缺憾才自覺人生『有過』
而不至於虛無。不美好意味著未完成,有失落就有『期待』,
沒有結局就有想像」。----鍾文音評

你是不是也有,一段未完成的情感懸擱在某處呢?

因為遺憾,所以我們懷念
因為懷念還不足以承載,所以我們唱歌、閱讀小說中的愛情
當然,也寫詩
藉由發洩,或藉由更多的情感投射
我們把愛情小說的人物當作是一種補償心理
總是用「如果」悼念著另一個可能的過去

我也曾期待著
有太多的未來我無法觸及
因為始終是不勇敢的
無法讓它成為定局
愛情最美的,是它的不重複不確定性
一種朦朧的絕對
或者更病態的以為
那些不能相見、無法結合的遺憾之愛
才是最純粹的那種

因為愛情太美了就像是蛛網或是結晶
碰觸過後,愛情還是愛情
卻不是大家喜歡的那種愛情了
因為愛情不該有柴米油鹽的侵襲
那是對它的一種褻瀆

當然
我們終究會過了那個年紀的
關於愛情意義的追求
你將會發現愛情是所有詩人共同營造的最大騙局
從文字發明以來的騙局

愛情是美好的,但,也沒那麼美好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小說裡面的每個短篇我都喜歡
雖然我也不能全然地體悟

以下是十一個短篇的篇名與關鍵語:

結束
妳愛他,也不愛他。

漫漫等待的夏日
樂曲終了,電影散場,愛情的幻影煙消雲散。

白天與夜晚
我們各自關在自己的邏輯裡,對話變成兀自空轉的自言自語。

跟孩子們說
我們決定以後不再說「我們」。

我已經開始思念你了
你高聲朗誦你的小說,我卻希望你和我做愛。

恰當的位置
流行感冒需要十天,失去愛人大致需要兩年。

習慣
我不太喜歡把習慣與愛情相提並論。

十歲那一年
這一天的殘酷,讓我決定回以另一個殘酷……

寡婦
她們把頭埋在丈夫的枕頭裡睡著,沒換掉枕頭套。

物品
我希望你手裡的每件物品都灼傷你,帶你回到「仍然確定愛我」的時候。

時光荏苒
我養成在黑暗中自說自話的習慣。

我尤喜歡<結束>、<白天與夜晚>、<恰當的位置>三篇

<結束>顧名思義是在講述愛情的結束
愛情的定義是什麼呢?
而沒有愛情的定義又是什麼呢?

女主角懷疑著當初怎麼愛上他的
他的優點如今看來都成了一種笨拙的醜陋
甚至連背影都嫌得礙眼

「他,妳大概是愛的,不過妳因為日復一日面對相同的場景而惱火。
但別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。可以確定的是,妳對他還有柔情,
據說這也表示妳不再愛他,有人說柔情越多愛情越少,所以呢?」

女主角開始想理出頭緒,到底是哪裡搞砸了致使不再愛他

「妳不再愛他,妳掏空他、消耗他;在妳的面前,他顯得一無是處,
而且疲憊不堪。於是,他成了那個被妳榨乾的空貝殼,妳再也不喜歡了」

「是否從第一天就開始了?謀殺你們的其實是妳?
有人說,一段感情的結束總在開始裡。
所以是誰的錯?是吞噬別人的一方?還是任由自己被吞噬的一方?」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喔,我懶得打剩下的兩篇了

有興趣的自己去找來看吧
不過我想提醒大家
此書不適合配合愛情小說服用
也不適合搭配偶像劇
如果你還憧憬著愛情,請不要看吧!

因為愛情很美好,但,沒那麼美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嚕嚕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